查看原文
其他

每个小孩都会长大,每个大人都曾是渴望世界的孩子

朱嫣然 豆瓣阅读 2022-11-03

本文是豆瓣阅读作者朱嫣然为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撰写的影评

他不是灵珠,不是魔丸,他是我儿子!
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将原来的神话故事大换血,对每一个人物都做了颠覆性改编。它完全跳脱出「父严母慈子孝」的东方式家庭伦理,落脚在纯粹的「爱」上。

什么是纯粹的爱呢?那就是与尊重并行,爱你,尊重你,支持你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

 

最大的反叛,是爱啊

很多人说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讲的是一个「打破偏见」的故事,包括少年的自我反叛,热血澎湃的逆天改命。这些都没错,但在我看来,这部电影归根到底讲的还是一个关于「爱」的故事。

以前跟朋友谈论是说到过一个观点:在制作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的今天,中国动画长片最需要克服的,是剧情问题。

珠玉在前的《大圣归来》,短板就是剧情,过于简单的故事走向,削弱了整个作品的精神厚度。《大鱼海棠》画了个超级宏大的「东方之饼」,最后观众只记得画面美和主题曲好听,故事讲了啥则是一问三不知。《大护法》在完整度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,导致全片结束有种「好像没讲完」的堵塞感。《风雨咒》杂糅了太多莫须有的支线元素,核心的故事主线却存在不可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。《白蛇缘起》更是跳不出剧情直白、转折生硬的诅咒。

《哪吒》弥补了中国动画长片在剧情上的不足,它的故事完整而饱满,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弧线,每个人都在与既定的命运做斗争。这些有血有肉的个体,组成了电影中的两大群像——大人和孩子。

阴差阳错,本是灵珠的哪吒成了魔丸,命中注定他只能活三年,之后将受天劫,这个不算秘密的秘密在哪吒出生的那一刻,所有成人便都知道,太乙真人、李靖和殷夫人,还有龙王和申公豹。不知道的只有孩子,是成了魔丸的哪吒,和吞了灵珠的敖丙。故事便以「知和不知」为界,划出了两个世界,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。

大人的世界是接受它,拥抱它,解决它。

孩子的世界是否定它,打破它,战胜它。

少年依然反抗

却不再是一座孤岛


儿子是魔丸这个事实,李靖和殷夫人一开始就接受了,接受之后,他们就开始解决问题。先是为了陈塘关的百姓,他们将哪吒禁锢在结界里,再去天庭求破解天劫的方法,以命换命。最后是让太乙真人在江山社稷图里教哪吒真本事,为他以后独立守护陈塘关做战术准备。

为未来做最满的打算和最充足的准备,是大人们应对生活的方式,在岁月的冲洗和磨练中,他们已经懂得:接受和解决,往往是面对生活无常时,唯一可行的方法。

而孩子呢?在对世界一无所知的时候,他们就被世俗下了定义。人们叫他们妖怪,他们就会本能的愤怒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。不被接受的愤怒,转化成另一形式的叛逆和报复,索性就将错就错,搅你个天翻地覆。敖丙是这样,哪吒更是这样,孩子的世界总是非黑即白的,他们的反抗方式也往往更加直接,毁灭和自毁并行。

但是,除了对恨敏感,他们对爱,更敏感啊。

一个小小的毽子能让哪吒立马两眼放光,因为这意味着获得母亲难得的陪伴。一个小小的毽子也能让他和敖丙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,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终于不再只有孤独,可以彼此分享时光和夕阳。当你看到这些微不足道的微小事物,被他们紧紧地攥在手心,视作珍宝,就知道他们有多匮乏,内心又是多么地渴望爱。

所以,当两人都再次因为被偏见所伤,被命运下咒,在他们被快要被那团孤独的愤怒火焰吞噬的时候,只有爱和认可,能让他们平静下来,让他们拥有力量,从既定的命运和偏见中跳脱出来,与它斗,并且最终战胜它。

那个力量,是父爱,是母爱,是友人之爱,是两个孩子的孤独灵魂命中相遇那一刹的电光石火,是一切温柔而平静的事物,让他们由此找到自己。

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,但也没有人,只是孤岛。

在这个全新的故事里,大人们终于不再只能站在孩子们的对立面,扮演着油腻、自私、无爱且昏聩的角色,相反,他们沉默、坚定、无奈却又柔软,帮助哪吒一步步地找到自我,做出抗争。

我们总为少年反骨的故事流泪,是因为只有少年的反抗,是纯粹而热血的,心无旁骛,无有羁绊。而成年人的英雄梦想,永远无可奈何,永远充满着疲惫的生活底色。

可这没什么好矛盾的。少年需要冲破自我方才完成的反叛,也需要有大人们爱的守护。

这样,将来的他们,才会变成更好的大人。

这才是成年人的神话啊。

我喜欢这个温柔的信号。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大人,每个大人也曾是渴望世界的孩子。爱是最大的反叛,让我们冲破既定的枷锁,与曾经的自己握手言和。

更可贵的,是这份爱没有套上东方传统文化中那些沉重的枷锁,更没有道德绑架或者说教,这种「孝道」符号的消解,让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现代解读空间,也让这个充满东方气韵的神话故事,有了更为普世的价值。

给传统神话大换血

正义、成长和爱,几乎是所有英雄电影的主题,所以漫威系列电影能够轻易地俘获我们,成功地完成文化输出。《大圣归来》也是沿用同样的文化外壳,所以它成功了。但遗憾的是,《大圣归来》除了人物元素以外,故事内核几乎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故事,我们的孩子,并没有真正意义上,拥有一个本土动漫英雄。

可这部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做到了。它尽量还原了一个中国人熟悉的传统神话体系,又对故事的精神内核做了全新的解构。

西方神话不同,中国的上古神话体系几乎是破碎的,我们耳熟能详的「精卫填海」「夸父追日」「后羿射日」「嫦娥奔月」等,更多承载着都是一个寓言的角色,而非完整的神话故事。哪吒的故事算是一个异类,它的原神话就非常完整,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性格,「割肉剔骨」赚足了眼泪。

但这个细节细想下来是非常瘆人和可怖的,到底是怎样冷血无情的父母,会把一个三岁的孩子逼到自刎这么惨烈的境况里,还要一刀刀割肉,一根根剔骨,以示决裂的决绝。更何况,原故事中的李靖只是一个脸谱人设,他没有不得不至此的痛苦抉择,你也无法从中感受到那种彼此无奈的悲痛,只是一个几乎没有正常人类情感的父亲,冷漠生硬地逼死了幼子。

这样的情感,除了让观众为哪吒感到愤恨和委屈以外,很难得到其他的情感价值体验。
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将故事整体大换血,只保留人物的基本配置,却对每一个都做了颠覆性改编,可以说是跟原神话完全相反。因此,在故事的气质上,它仍旧是完全东方的。但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上,它又完全跳脱出「父严母慈子孝」的东方式家庭伦理,落脚在纯粹的「爱」上。

什么是纯粹的爱呢?那就是与尊重并行,爱你,尊重你,支持你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
这也是它最独特和优越的部分。毕竟你要知道,在中国拍电影,想把「爱」讲好,是非常难的。那些故事里的,拍到爱情和友情的,要么假大空,要么悬浮;拍到父母兄弟的,要么便只知卖惨,要么只知煽情。让中国的导演们去克制而完整地讲一个内核是「爱」的故事?对不起,他们可能讲不出来。

毕竟曾经,我们总是对爱羞于提及,也不知爱原来不仅是付出和索取。

「爱能战胜一切」,原来不是一句虚空,它是冷眼世界里,最大的反叛啊。


— 完 — 



✎ 

往期回顾

暴力仓鼠 ·《狄仁杰》noc ·《阿瓦隆》

蝶离岸 ·《超大号美人》苏莞雯 ·《鎌仓物语》

梁子非 ·《江湖儿女》兰思思 ·《找到你》

猫爪君·《昨日青空》柴斯卡 ·《神奇动物2》

狂奔的提琴 ·《无敌破坏王2》叶眉 ·《摘金奇缘》

陈子衿 ·《狗十三》柴斯卡 ·《驯龙高手》

辽京 ·《过春天》植桐 ·《雷霆沙赞》

柴斯卡 ·《小飞象》东来·《撞死了一只羊》

柴斯卡·《玩具总动员4》



✎ 

本文作者


朱嫣然:豆瓣阅读第六届征文大赛「一种人生」组最佳新人奖得主




三千里

朱嫣然


一个意外成为母亲并且并不准备牺牲自我的女人,究竟要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?无法爱她,却在长久的对峙中,又对孩子生出一种畸形的依赖。像个野蛮的孩子,像个野蛮的孩子,所以看到女儿渐渐失去控制,成为一个新的大人,也会恐惧,所以三番五次地想要破坏对方的所爱。

一个一直渴望确认「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」的女儿,究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「她是爱我的的肯定,最后唯一的救赎,其实是承认不被爱的事实。

两个没有身份认同的人,一个对照记的故事。最大的悬念却没有答案,答案就在她们彼此的对照中。

扫描二维码阅读《三千里》





 长篇拉力赛邀你当评委 

给好故事投票,赢大奖

读者评委追读连载,按照阅读时长可获得每天 1 ~ 5 张推荐票,自由投给喜欢的参赛作品。

  • 在任一赛段投票满 7 天,可获得  10 元阅读礼券 (每赛段可获得 1 张);

  • 任一赛段每天投推荐票,实现「全勤」,还有机会赢取  iPad mini  哦!

👇点击「阅读原文」马上报名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